028-82460998
成都市新津县新津工业园区A区希望路868号
028-82460998
scxtdhb@163.com

环保频亮剑激励公众参与 凝聚社会力量加码治污

2015-09-21 08:57:14  来源:  

    近日,环保部公开21起典型环境违法案件查处结果,其中8起案件或直接责任人被拘留或因涉嫌触犯刑法被公安部门立案侦查;涉及偷排偷放11件、超标排放15件、伪造篡改环境监测数据3件;有部分案件涉及两个以上违法行为。
  
  环保部以点名通报的方式公布环境违法案件查处结果,既是其依法行政履行信息公开的职责所在,又是回应公众的环保诉求,激励公众积极参与环保公益活动的具体举措。
  
  按日计罚环境违法企业倒逼企业治理。据环保部通报,包头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北桥灵峰污水处理厂因环境违法将被实施按日计罚。地方环境执法受到诸多限制,环保部借助媒体发声处罚违法企业,既是对当地环保行政执法的有力支持和督促,也让违法企业断了寻求地方保护的念头,老老实实接受行政处罚、潜心治理污染。环保部敢于对这些与当地政府关系密切、影响当地环保工作推进的典型案件曝光查处情况,是严格环保执法、推进信息公开,以实际行动取信于民的环保治理实招。
  
  处罚环境违法责任人警示意义重大,更容易引起其他企业对环境治理的重视和投入。目前,公众对于企业偷排偷放、超标排放、伪造篡改环境监测数据被行政处罚已经司空见惯,认为这些企业受到经济制裁理所应当,尽管法律规定可以处罚直接责任人,但在现实生活中得到落实的并不多,执法不严、制裁不力的质疑声音不断。此次环保通报中,8起案件责任人或被拘留或被公安部门立案就是亮点之一。依法惩处环境违法行为,不能仅限于对涉案企业的停产、罚款等经济处罚,还包括追究直接责任人的刑事、行政责任。此举对于其他企业负责人来说具有直接警示效应,惩罚直接责任人有利于改进其对环境治理投入的内在动机,变事后的被动整改为事前的主动预防,实现环保投入和综合治理向前发展的立法初衷。环境违法责任人或被拘留或被公安部门立案,证实环保治理的部门执法协作相关法律规定正不断落实,值得公众肯定并给予更多期待。只有环境综合执法全面推动,包括环境公益诉讼等共同发力,环境治理才能形成共识和合力。